当我们提到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时,脑海中往往浮现的不仅仅是他为满清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与赫赫战功。许多人熟知他平西王吴三桂的招降行动,正是多尔衮的出色谋略让吴三桂归降,从而帮助清朝完成了太宗皇帝的遗愿,迁都北京。然而,在一些野史与影视剧的演绎中,多尔衮与孝庄之间的情感故事,似乎成了更为人所熟知的部分。尤其在许多影视剧里,人物之间的爱情桥段被描绘得淋漓尽致,甚至有剧集将孝庄下嫁多尔衮这一情节展现得十分浪漫。因此,许多人倾向于认为多尔衮深深爱着孝庄,为了她甚至放弃了本应唾手可得的皇位。
然而,回归真实历史,多尔衮虽然对孝庄有着情愫,但他并非那种一心一意的“痴情郎”。他性格中的不专情一面也让他很难算得上是一个深爱的人。实际上,多尔衮的婚姻生活颇为复杂,其妻妾的数量至今也没有确凿的数字。仅从玉牒的记录来看,便知道他至少有七位妻子和四位妾室。
展开剩余83%其中,第一个福晋是博尔济吉特氏,她是孝端文皇后的叔叔明安的孙女。出于满洲的政治联姻,这位博尔济吉特氏在13岁时便成为了多尔衮的妻子。令人遗憾的是,之后有关她的任何历史记载几乎完全消失。
再来说说他的嫡福晋,博尔济吉特·巴特玛,她是孝端文皇后的同母异父妹妹,来自索诺木台吉家族。她在顺治六年去世,多尔衮痛失挚爱,于是将她追封为正宫元妃。然而,在多尔衮去世后,巴特玛的皇后身份被顺治帝废除,成为了历史的尘埃。
此外,除了这些重要的妻子外,除了博尔济吉特氏外,多尔衮还有数位来自蒙古各部和朝鲜的福晋,如佟佳氏、博尔济吉特氏、义顺公主李氏等。值得一提的是,义顺公主李氏在多尔衮去世后改嫁给了端亲王博洛,并且被送回朝鲜。
尽管多尔衮的妻妾成群,但他的子嗣却不甚繁多,只有一个女儿东莪。这个孩子在父亲的宠爱下过得非常幸福,常常女扮男装外出,拥有自由的生活。有一次,她在东城福国寺遇到了一位风度翩翩的陈秀才,二人因此产生了情愫。遗憾的是,由于多尔衮的安排,她的婚姻最终被定于蒙古台吉,但这一切在多尔衮去世后发生了变化。东莪被顺治帝流放到信王府,并且婚约被解除。陈秀才不顾风险,偷偷与东莪私会,最终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尽管东莪的结局最终可谓是姻缘成就,但多尔衮一生只育有这一个女儿无疑是他历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作为多尔衮唯一的后代,东莪的父亲多尔衮的睿亲王爵位如何能够传承下去呢?事实上,在顺治七年12月,多尔衮去世后,因其没有男嗣,顺治帝决定将年仅9岁的多尔博过继为多尔衮的继承人,继承了他的和硕睿亲王爵位。多尔博的生父是多尔衮的同母弟多铎的第五子,多尔博不仅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亲王爵位,还获得了三倍于普通亲王的俸禄。顺治帝更进一步任命了多尔衮的亲信苏克萨哈和詹岱为议政大臣,开启了新的政治格局。
然而,这份继承并未能维持多久,仅仅三个月后,顺治帝便因谋逆、陷害肃亲王豪格等罪名,将多尔衮全家从宗室中除名,并且以“刨棺戮尸”的方式切断了多尔衮一家的所有联系。多尔博也因此失去了其亲王爵位,最终被改封为多罗贝勒。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尔博的家族似乎逐渐恢复了荣光。
进入乾隆朝后,乾隆皇帝认为多尔衮曾为大清立下赫赫战功,认为多尔衮是被小人陷害才会被顺治帝定罪。为了纠正这一历史冤屈,乾隆在四十三年恢复了多尔衮的和硕睿亲王爵位,并将他追封为睿忠亲王,命令按照亲王规格为他修建坟茔,重新让他享受太庙的祭祀。与此同时,多尔衮的儿子多尔博也被恢复了爵位,并且通过他的玄孙淳颖,睿亲王的爵位最终得以延续了13代。
淳颖继承了睿亲王爵位后,享有极高的政治地位。他不仅与嘉庆帝关系密切,还成为了领侍卫内大臣,手握实权。他在任职期间建立了显赫的家族地位,而其子孙也纷纷进入了朝政,历任重要职务。嘉庆帝甚至将淳颖的家族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其家族铺设了光辉的未来。
然而,纵使如此显赫的家族,淳颖的后代并非没有坎坷。淳颖的长子宝恩虽承袭王爵,但仅存活了一年半便去世,之后由次子禧恩继位。禧恩的仕途可谓一波三折,最终在嘉庆帝的支持下逐步升迁,最终成为了理藩院侍郎等重要职务。
禧恩的儿子在咸丰年间也曾继续家族的荣耀,直到清朝灭亡时,睿亲王爵位最终传到了多尔衮的后代,直到民国时期仍然有后人承袭。然而,这份荣光与地位的传承并未永远辉煌,而是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消逝。
纵观多尔衮一生,他无疑是清朝建立的关键人物之一,他的睿亲王爵位也代表了大清朝最为显赫的荣誉之一。但最终,因政治权力的变幻莫测,他的家族从辉煌走向了沉寂,直到乾隆的恢复与修正,这段历史才重新被铭记。
发布于:天津市国汇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